关于 SNI 咖啡缺陷计数的实用现场指南。学习如何在 300 g 检验中保持严谨,了解 G1–G6 阈值,识别主要与次要缺陷,处理部分缺陷,并向使用 SCA 的买家传达结果。
如果你不能展示一份干净的 300 g SNI 缺陷计数,就等于在盲目谈判。我们已为出口分级数千批印尼产批次,模式一贯。遵循严格且可复现的流程的团队更快达到 Grade 1,返工成本更低,货运争议更少。
以下是我们经现场验证的精确流程。文档针对小型加工厂、品质管控团队和需要在一小时内获得可靠且符合 SNI 的结果的买家编写。
SNI 测量内容及为何 300 g 很重要
SNI 是印尼的绿色咖啡分级国家标准。它使用 300 g 样品和“缺陷单位”(defect unit)总计来对批次进行分级。这个方法刻意保持简洁。你不需要实验室,但需要纪律性。
按 300 g 的快速分级阈值(Arabica 与 Robusta 除非合同另有说明,否则使用相同缺陷区间):
- Grade 1 (G1):0–11 缺陷单位
- Grade 2 (G2):12–25
- Grade 3 (G3):26–44
- Grade 4 (G4):45–80
- Grade 5 (G5):81–150
- Grade 6 (G6):>150
我们每季都会发运多批 G1 货,例如我们的 阿拉比卡 Bali Kintamani 一级生豆。要持续达到这一水平,关键在于准确掌握缺陷计数。
印尼的主要缺陷与次要缺陷
SNI 与 ISO 风格的分类高度一致。实际上,买家更关注两大类,因为并非所有缺陷带来的风险相同。
主要(严重,计数权重大):
- 全黑豆
- 全酸豆
- 发霉/真菌损伤豆
- 异物(石子、木棍、金属)和未剥果实/果荚碎片
次要(中等,可快速累加):
- 部分黑、部分酸
- 虫害(轻到中度)
- 破碎、缺角、切割豆
- 枯萎/未成熟豆、浮豆
- 壳、未熟豆(quakers)、残附的羊皮/银皮
关键在于:SNI 分级使用“缺陷单位”汇总,不同缺陷可以是小数单位。你的合同应明示等价换算表。当合同未指明时,我们默认采用与 ISO 对齐的表格并在分析证书(COA)上披露该规则。透明度能避免 90% 的争议。
仓库中我们实际使用的工具
你可以用基础设备完成一次合格的 SNI 计数:
- 精度到 0.1 g 的校准秤、取样托盘、黑色或哑光分拣表面
- 5× 放大镜、镊子、小容器用于分组缺陷
- 定时器与带缺陷类别的记录表
- 可选:筛网用于筛分、含水率计作为参考。含水率不计入缺陷计数,但买家会询问。
小贴士:为每组缺陷拍照保存。在过去 6 个月,越来越多买家要求有装船前品质检验证据。手机快速拍摄一组图片即可大幅降低争议。
逐步操作:如何进行 SNI 咖啡缺陷计数
- 准备样品。充分混匀散装咖啡。采用锥四分法(cone-and-quarter)直到得到 300.0 g。不要四舍五入。
- 第一次检查。每次手工摊开 50–100 g 在深色托盘上。立即挑出明显的主要缺陷与异物。按类别单独放置。
- 第二次检查。放慢速度。找出部分黑/酸、虫害、破碎与枯萎豆。保持类别分离。
- 第三次检查。快速的合理性复核。按类别复查比事后争论要快得多。
- 按类别记录。使用带缺陷单位等价表的记录表。合计样品的缺陷单位总和。
- 分级。将总数映射到 G1–G6。单独注明任何主要缺陷。多数精品买家即便总数低于 11 也要求零主要缺陷。
我们的经验显示,通过在分拣过程中即时分组并在最后一次性计数,团队可把流程缩短 10–15 分钟。
我如何记录像破碎或缺角这类部分缺陷?
因为 SNI 使用缺陷单位(DU),部分缺陷并非一比一换算。当买家未指定换算表时,我们会披露并使用以下便于现场执行的方案:
- 全黑、全酸、发霉、异物、果荚/外壳:每项 1.0 DU
- 部分黑、部分酸、严重虫害:每项 0.5 DU
- 轻度虫害、壳、枯萎/未成熟、浮豆:每项 0.5 DU
- 破碎/缺角/切割:每项 0.25 DU
- 粘附的羊皮/银皮(严重):每项 0.25 DU
如果你偏好针对不同尺寸石子采用更严格的 ISO 10470 权重,请在分析证书(COA)上声明。保持一致性比追求绝对完美更重要。
印尼一级(Grade 1)咖啡允许的缺陷计数是多少?
Grade 1 允许每 300 g 总计 0–11 缺陷单位。在出口实践中,我们针对精品买家会在该区间内要求零主要缺陷。
在 SNI 下哪些缺陷被归为主要或次要?
主要:全黑、全酸、发霉/真菌、异物/果荚。次要:部分黑/酸、虫害、破碎/缺角、枯萎/未成熟、浮豆、壳、粘附的羊皮/银皮。
我在印尼缺陷计数时应使用 300 g 还是 350 g 样品?
SNI 使用 300 g。部分国际买家采用 SCA 的 350 g 方法。若需比较,请将你的 SNI 总数乘以 1.167 以归一化到 350 g,然后应用他们的映射规则。
在 SNI 下 Arabica 与 Robusta 的规则是否不同?
缺陷单位的分级区间相同。实践中的差异在于买家容忍度。许多 Robusta 合同接受商业用途的 G2–G4。例如,我们的 Robusta Lampung Green Coffee Beans (ELB & Grades 2–4) 按等级和筛网规格规定。务必检查合同条款。
将 SNI 结果转换为 SCA 以便国际买家理解
SCA 绿色分级在 350 g 样品上将缺陷分为 Category 1 与 Category 2。这里有一套快速且可辩护的跨体系沟通方式:
- 归一化样品大小。SNI 总 DU × 1.167 ≈ 350 g 等效值。
- 映射类别。将 SNI 的主要缺陷视为 SCA 的 Category 1;将 SNI 的次要缺陷视为 SCA 的 Category 2。
- 披露原始计数。报告“0 Category 1,4 Category 2 等效”而不是仅给出一个单一数字。附上主要缺陷照片。
我们发货经验的经验法则:一批 SNI G1 若无主要缺陷且归一化总数低于 5,通常能通过 SCA 的 Grade 1。但切勿假设如此,务必共享原始计数。
装船前咖啡品质检验:应发送给买家的资料
我们建议一份简单且一致的包裹:
- 300 g SNI 缺陷记录表,含类别明细与总 DU
- 每个缺陷组在托盘上的照片
- 样品重量、日期及计数执行人
- 含水率、筛分分布与气味备注(仅作背景说明)
- 如需纠正措施,例如:“对次要缺陷进行手工挑拣,目标 DU ≤ 7”
需要可打印的记录表或对你的批次进行第二次检查?通过 WhatsApp 联系我们。我们会分享我们使用的模板,并在需要时为你的团队提供实时计数指导。
常见错误(以及如何避免)
- 样品量混用。有人因赶时间用 200 g。不要这样。始终使用 300 g。开始前在袋子上标注“300 g SNI”。
- 未将主要缺陷分开计算。一批货可能以 10 DU 呈现:一种情况是零主要缺陷,另一种情况是一块石子加两颗发霉豆。两者不可同日而语。请按类别报告。
- 对“破碎”定义模糊。将破碎定义为任何缺失显著部分或裂开的豆。保持一致并拍照记录你的阈值示例。
- 忽视枯萎/未熟。这在湿剥(wet-hulled)处理的苏门答腊批次中容易遗漏。用好/坏并列样本训练团队。看过 50 粒之后便一目了然。
- 临时进行返工。如果你超过 11 DU,不要重新装袋祈祷。对前三类主要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手工挑拣通常能在 1–2 小时内将 30–60 袋的批次从 G2 提升到 G1。先处理主要缺陷,再处理破碎与虫害。
手工分拣技巧以稳定达到 G1
- 顺序很重要。如果有设备,先进行颜色或密度分选。机械预清后再手工挑拣效率最高。
- 在托盘上进行训练。经验上,5 个新分拣工中有 3 人在看过参考托盘两次前会漏掉部分酸豆。建立实物参考集。
- 测量效果。在每次分拣后对 100 g 的子样重复计数。如果目标缺陷的每 100 g DU 没有至少每次下降 30%,就调整作业指示。
当你准备对流程进行基准测试时,拉一批参考样(例如我们的 Blue Batak Green Coffee Beans 或一批干净的 Bali G1)。先用这些参考批次训练你的团队,再处理更复杂的湿剥批次。
可立即采用的最终要点
- SNI 使用 300 g 样品和缺陷单位总和。G1 等于 0–11 DU,且大多数精品买家在该区间内要求零主要缺陷。
- 声明你用于部分缺陷的等价表。然后为每个缺陷组拍照。这个习惯能避免大多数争议。
- 与 SCA 买家沟通时,先归一化到 350 g 并将主要缺陷映射为 Category 1、次要缺陷映射为 Category 2。分享原始计数,而不仅仅是分级标签。
如果你需要已达到这些阈值、可供出口的批次,请查看我们的当前库存与分析证书(COA)。查看我们的产品。如果你希望我们使用相同流程审核你的批次,给我们发 WhatsApp,我们将在一天内帮你建立起可执行的流程。